
編輯加工題:閱讀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規范進行編輯加工。(本題20分)
作為文化產品的出版物,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既反映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又對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出版物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發展,影響劇烈。出版物的文化傳承和引導作用主要是通過經營活動實現的。
首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編輯工作不是價值中立的,而是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和政治性。出版工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編輯工作必須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編輯人員應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鑒別力。
第二,通過“把關”引導社會輿論。編輯對于作者的稿件絕不僅僅停留在潤色增色的層面,而更像一個守門人或“把關人”,以社會文化代表者的資格來審讀、判斷、優選并編定稿件,栽決其是否和怎樣進入社會文化傳播網絡。優先傳播什么,少傳播什么和不傳播什么;以何種媒體形式傳播,通過何種組織形式和面目傳播等,對于人們思想和行為以及整個社會輿論都具有導向作用。
第三,通過創意策劃促進文明進步。任何精品出版物的誕生都不是單靠作者一手之功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經過編輯精心策劃、編輯加工而成,無不體現著編輯人員的主題意識。從孔子編的“六藝”,到近代著名報刊,再到現代的影視網絡,無不是編輯主體協同創作主體和受眾充分交流互動而共同創造共享的社會文化。其中編輯在其中起著中介和樞紐作用。
第四,提高全社會的科學文化素質。素質教育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完成,需要社會各方方面面的參與和支持。素質教育包含媒介素質的教育,編輯通過媒介產品,能夠提高國民知識、理論、道德、藝術素養和技能。編輯活動所展現的成果對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具有潛易默化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編輯出版工作的引導作用。黨成立之初就充分利用所編輯出版的書報刊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方針政策,傳播和出版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民眾的政治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1920年9月,胡適在上海設立新青年社,出版《新青年》期刊和“新青年叢書”!缎虑嗄辍肥俏逅臅r期最有影響力的綜合性文化刊物之一,后來一度成為黨的機關刊物。黨還創辦了《響導》等黨團刊物,創立了一些出版機構。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很多革命骨干既是革命運動的領導者,又是杰出的編輯出版家,他們用自己出色的編輯活動引導中國革命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答案]
下一篇:沒有了